《马云的冲击》给我的震撼与思考

2014-01-20 20:01:00 | 作者: | 所属分类:学术交流 | 阅读:5909

他在谈到阿里巴巴一天卖出12000台海尔洗衣机,拉断了海尔几条流水线时说:“不是我厉害,是互联网厉害。如果你想要增加两万名会员,你可能要买100亩地、建商场,你要建巨大的仓库,而我只要一台计算机就够了。所以我们的成本会越来越低,而效益会越来越强”,他在表达“这只是我们‘聚划算’做的一个小项目而已”后反问:“今后的商场会出现什么结局?”

马云提出“所谓新经济,就是传统企业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去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其成几十倍地增长,这才是真的新经济的到来”,他指出“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关于企业面对的环境,马云说“改善这个环境,光投诉,光抱怨有什么用呢?国家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失败只能怪你自己,要么大家都失败,现在有人成功了,而你失败了,就只能怪自己”。他说“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关键是自己造血”,“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三者缺一不可”。他表示“我们将会从消费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制造,然后再进入到第三步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将从B2C全面挺进C2B,必须进行柔性化定制,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真正的个性化制造,这将会是未来三年到五年,不管我们做与不做,这是社会的必然趋势”。

正是在系列创新思维和大刀阔斧的实践中,马云从1995到现在,走过了18年的互联网道路,拥有了无尽的实力,掌握了无尽的资本,控制了最强大的平台,吸引了数量最多的商人,打造出了一个覆盖多个市场、提供多种服务的互联网帝国。阿里巴巴2007年在香港上市,如今,阿里电商,阿里金融和阿里物流三大板块的每项业务,都超越千亿美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奇迹。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近日在《马云和阿里可以成为MBA教案》一文中指出:阿里集团的每一个发展方向,都是对传统模式的巨大挑战。他指出:阿里和马云的奇迹,得利于三个要素:一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二是中国的规模经济,使与网络为主的业务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而且业务量无穷大;三是私有经济特殊的灵活性。

在阅读《马云的冲击》一文,研究马云思想和成功要素的同时,我始终考虑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近些年成本持续上涨使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狭窄,招工难困扰着几乎所有的物业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行业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的同时,以资讯化、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无疑为我们打开了转型升级的另一扇大门。

【郑重声明】 本文由网站编辑部发布,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广东省注册物业管理师协会网站编辑部共有,欢迎转载, 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