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所知,2000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547元,可在2013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600元,2014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一下了调高至1808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加班费、社保和公积金的缴费基数的上调,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对于这个客观事宜,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与业主建立一个良性的沟通平台,通过与业主积极的沟通,让其了解目前物业服务的收入、成本,通过事实和数据让业主了解管理处的实际经营状况,争取业主的支持,从而为下一步提升管理费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建立一个让业主参与管理的平台,即定期组织业主参与到我们的物业服务,让其了解其中的艰辛和困难,从而给予我们工作更多的理解,减少摩擦和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业公司的运营成本,减轻经营压力。
四、 尊重员工,培养人才
对于物业行业来说,目前在人员这块最操心的是一线员工。作为一线员工,它们的行为和语言是物业公司服务的窗口,是业主所接触最多的物业从业人员,业主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个窗口才感受到物业服务的存在和物业服务的好坏。许多公司也认识到这点,也在抓窗口形象,包括制订标准、加强监督等。可是最终的效果不如人意。原因在哪里?有的人会说是待遇,但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对于一线员工来说,多几百元少几百元,关系不是很大(虽然这对物业公司的经营成本有很大影响),因为一线员工事先选择物业公司的目的是进行一个过渡,并不在乎公司给予他们多少(虽然越多越好),他们更在乎公司对他的认可,公司是否有他发展的空间。物业公司应该更加地尊重员工,但现在实际情况是一线员工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在接受公司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新的要求和标准,并没有从内心里面明白这些要求和标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从而造成标准形同虚设。在设立标准之前,我们为什么不先与员工聊聊,让他们明白实行这些标准能够给他们自身所带来的益处,对自身的发展比较好?或者有没有更好地办法让这些标准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让每个人都来充当一次主人翁,都参与到标准的制订和推广过程中来,用当事人来说服当事人,这种效果是不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过尊重员工,让员工能够在公司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最终能够随着公司的步伐一起前进,逐步成长,成为公司的人才。
五、 承担社会责任,取得社会效应
物业服务企业如果只讲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那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增加社
会的负担;反之,如果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首先义务,那就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声誉,从而扩大企业利润增长和企业发展的空间。